《陜西日報》走進美林數據
2020-06-15 18:18:52
次
2020年6月15日《陜西日報》走進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美林數據董事長程宏亮進行了專訪。以《走進高新技術企業 美林數據:向數據要效益》為題目,報道了美林數據在大數據領域取得的優異成果。以下為報道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林數據)董事長程宏亮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向社會免費開放“企業復工疫情防控與信息填報工具”,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手段,幫助企業繪制人員健康地圖,實時掌握員工健康狀況,并進行風險等級評估,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決策支撐。
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正日益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能力產生重要影響。
作為國家信標委大數據標準工作組工業大數據專題組組長單位,美林數據長期專注數據價值發掘,深耕行業應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創新應用為方向,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程宏亮認為,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今后的發展趨勢,數據將賦予傳統行業新的活力。疫情是大數據行業發展的分水嶺,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以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美林數據聚焦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兩大核心領域,同時拓展智慧軍工、汽車裝配、智慧水務等細分領域,致力于打造企業級大數據應用樣板。
在電力領域,竊電一直是一個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每年因電量流失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但能夠被供電部門成功查處的案件只占少部分。例如,我國南方某省,平均每年查獲漏計、竊電量超過2000萬千瓦時,尚不包括那些未被查處的竊電用戶。
美林數據選取竊電用戶行為特征和非竊電用戶行為特征作為模型輸入,根據輸入特征,采用機器學習算法,訓練識別模型,輸出疑似用戶清單,幫助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核查。“以一年售電量2000億千瓦時,線損率7%左右估算,通過基于人工智能的反竊電技術應用,線損率預計可降低1%,以平均電價0.6元/千瓦時計算,將增加效益10億元。”程宏亮介紹,美林數據“基于大數據與計算智能的反竊電分析應用”斬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頒發的2019大數據星河獎——最佳行業大數據應用獎。
在機械制造中,沖壓成型是非常重要的加工方法,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電器等工業領域。美林數據通過預測沖壓件開裂風險,極大提升了汽車企業新車型沖壓件加工參數設計效率,試制次數減少約70%。程宏亮表示,伴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入應用,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
大數據不僅是“預警機”,更是“領航員”。美林數據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運營,面向制造業企業級用戶構建的美林領航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圍繞行業龍頭企業,對工業大數據服務經驗、知識、技術成果進行整合與共享,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探索有效途徑和全新生態。
在工業領域,美林數據有近20年的積累,在工業大數據領域也有近10年的深入研究探索,形成了成熟的產品與解決方案,能通過對實際業務問題的深刻理解,并選用合適的數理邏輯關系去嚴格地定義業務問題,解決工業場景中的故障診斷、工藝優化、營銷預測等問題,能為客戶提供“描述性分析”“診斷性分析”“預測性分析”“指導性分析”等多種能力服務。
2019年,美林數據與合作方聯合建設運營的臺州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無錫飛鳳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其中臺州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入選工信部2019年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和浙江省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美林數據連續4年榮登“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并入選“2019年大數據企業投資價值百強榜”。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了七大行業榜單及產業地圖,美林數據入選。美林數據“基于知識圖譜的數據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榮獲中國軟件行業協會頒發的“2018年中國軟件行業優秀解決方案”證書。

作者:陜西日報-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