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時代,看BI工具如何喚醒“沉睡的數據”
2019-07-08 14:04:23
次
你在日常工作中會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企業不能從現有ERP系統中提取數據價值;整理歸檔了大量信息卻不能有效利用;想要獲取其他相關部門數據卻要跨部門層層審批......對于這些數據,我們稱之為“沉睡的數據”。對于企業領導來說,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信息系統,結果數據信息處于休眠狀態,不能實時掌握;對于普通員工來說,日常工作整理各種繁雜的數據表格,結果只是展現了一個個字符,不能有效賦能業務。這就是沉睡數據帶來的弊端。
舊的信息管理系統不能輕易地讀取數據信息,也不能輕易進行可視化面板展示。在這種情況下,BI廠商應運產生,并提出了商業智能概念。BI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企業已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信息系統,這些系統積累沉淀了大量數據,而這些數據不易輕松使用。利用BI,可以使數據變得容易使用,凸顯信息價值。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BI的:BI是Business Intelligence的英文縮寫,中文解釋是商業智能,用來幫助企業更好地利用數據提高決策質量的技術集合,是從大量的數據中鉆取信息與知識的過程。簡單講就是業務、數據、數據價值應用的過程。
作為一個獨立系統,BI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信息的發布,它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向正確的人提供正確的信息。幾十年來,我們看到的商業智能項目,至少有90%的項目成果變成了提供信息的報告。這種情況下,改變的只是信息的呈現方式。過去,基于紙張,它變成電子文檔;現在,通過網絡和技術變化,但它仍然是一個報表!如果BI只擁有報表功能,那么它不應該被稱為商業智能,而是業務報表。BI之所以被稱為BI,是因為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決策支持。
一、個性化的決策支持
BI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可以將企業不同的業務系統(如ERP、CRM、OA等)的數據,提取出有用數據并進行整合清洗,在保證數據正確性的同時,進行數據分析及處理,高效快速地為企業提供報表展現與分析,進而提供決策支持。
眾所周知,報表是可以標準化的。比如一些大企業定義了40種銀行對賬單,但最終根據各部門所需作用來定義報表外在形式,它可能會變成40萬種報表,這就是提供標準報表。
但是,有沒有制定決策的標準呢?有標準的決定嗎?答案當然是沒有。當決策層得到不同信息時,基于決策情景與目標,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進而做出不同的決定。也就是說,支持個性化決策。當然,這里的個性化決策并不代表允許偏離業務目標,隨心所欲做決策,即錯誤決策。這這種情況下,根據已經發生的歷史數據摸清“過去發生了什么”及“未來會發生什么”,就變得更加有意義,因為這是個性化決策的科學依據。
二、傳統BI的囚徒困境
讓我們先來看看傳統BI是如何工作的?首先,當進行商業智能項目時,企業必須有數據。數據來自哪里?它可以是ERP系統、CRM系統、Excel等中的數據。BI的邏輯是用ETL提取數據?,F在,BI廠商引入一個新概念:企業級的BI系統。大家都在談論大、企業級ERP系統、企業級BI系統等。那么,如何表達企業級呢?它將分布在企業每個信息系統中的數據組合成一個企業級的數據倉庫,這是我們通常做的事情。或者,我們將在一些特定主題上做數據集市,如:財務主題、銷售主題等。之后,基于此,我們為不同的分析用戶、管理層、業務人員或部門經理等提供OLAP分析和報表,提供儀表盤、記分卡等。
隨著信息系統和數據級的不斷增加,數據量以幾何形式倍增的同時,業務決策分析所消耗的時間及人力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假設企業每天有50個人使用BI系統進行不同的業務決策分析。如果每個人每天都有一個新想法,那么每天都會有50個新需求產生。一個需求的實現需要多長時間?假設一天一個,那么對應的就需要50個人來滿足需求的數據及模型前提。如果明天決策層的想法變了呢?我想IT人員是要抓狂的;如果你的想法變了又變,我想IT人員要和你掰頭了。根據IDC的報告,全球所有IT部門都面臨著巨大壓力,這種壓力來自于他們要及時滿足其服務的業務部門不斷變化的需求。
因此,傳統的BI耗時長、成本高,但其價值相對較低。不但需要IT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學習不同的軟件、整理分析不同數據,如:重復構建OLAP和多維數據集;還需要IT人員和業務人員關于數據上傳及想要獲取的結果頻繁溝通。另外,傳統的BI軟件還有一個致命弱點:算法復雜。軟件的復雜性決定了使用人員需要較長的時間去學習掌握,并且特定工程的實施周期較長。這種情況下,毫無IT基礎的業務人員就很難使用。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BI工具—Excel,雖然功能較弱,但因其好用易操作成為大多數經理和業務人員都在用的工具,因此,“能用”是一個工具類軟件的重要評判標準。
三、合格意義上的BI工具
一個滿足使用的BI工具在決策支持里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呢?一個是即興查詢和分析。在發現問題甚至防患問題時,都能夠即時地查詢和分析。舉個股市的例子來說,A股份狂漲,這時炒股的你想要去分析“它為什么漲”?標準的KIP只能告訴你"現狀是什么",標準的報表也只能告訴你"過去是什么",但是它們都不能解決A股為什么漲及它后續走勢的預測。關于原因的分析,涉及關聯因素,以及關聯因素的其他載體比較...這么復雜的一個分析,不可能事先做好所有的Cube以及標準的KPI。一個合格的的BI工具能夠借助其內置模型,快速對相關因素進行大量的科學計算,并通過報表圖形的可視化展示進而支持決策。
另一個是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以IT部門為例,我們要讓用戶獨立,不是指IT用戶,而是財務部門、行政部門、業務部門、領導層等,能夠做用戶所需的即興分析,并按照他所需的圖表形式甚至可結合個人審美進行可視化展示。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目的對其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不但可以針對性地賦能核心業務,還可以科學實現管理過程。
四、“實用派”的Tempo BI
怎么能夠讓用戶獨立呢?即使是一個對IT部門不甚了解的IT小白,都能夠快速上手,獨立做出自己所需的數據分析。我想這是所有BI廠商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當然我們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大數據分析平臺的生產商,我們的BI產品—Tempo BI代替了Excel,成為公司使用最為普遍的分析工具,對于剛來一周的實習生也不例外。為什么它擁有這么高的普及性?它不需要建數據倉庫,不需要建Cube,還有 Performance非常好,在超過10億條數據的情況,演示工程沒有等待時間。而且,用戶可以結合自己色彩偏好通過過濾、聯動、拖拽等功能隨時隨地做出自己所需的Dashboard、報表、圖形等。
利用商業智能BI來揭示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規律的企業,與僅用商業智能BI來監控會發生什么事情的企業相比,在成功的競爭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例如,阿爾伯克基市的就業者使用商業智能BI軟件來識別機會以減少使用手機通話,加班及其他營運開支,三年期間為這個城市節省了200萬美元。Tempo BI經過多年數據分析經驗打磨,已經在能源、制造、金融、教育、政府……等多個行業的上百家用戶進行部署與應用。我們更樂于向你證明Tempo BI如何將用戶從報表地獄中解放出來,回歸BI賦能業務的價值本質。
更好的消息是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拓展渠道合作伙伴,最新版本中發布的200多個API接口,讓Tempo BI產品可以和客戶/伙伴的產品靈活集成。它高效的JS擴展編程,滿足更多個性化的需求。集高效和靈活為一體,可以說是當前市面上最開放、最包容的BI產品了。點擊右上角即可開啟試用哦~
關于BI,關于BI工具,您有什么想說的、想問的、都可以撥打電話 聯系我們哦!聯系電話:400-608-2558